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建立以坑道战为特色的阵地防御战思想则

   抗美援朝战争发展到阵地战阶段,进行这种在当时的世界上现代化水平很高的阵地战,对于我军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长期的国内革命战争中,我军在装备低劣的情况下,一般都尽量避免在固定的阵地上同拥有优势装备的敌人对垒。三十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党内"左"倾路线的代表在红军反"围剿"的过程中采取"以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的阵地对峙的错误战法,结果招致了南方根据地的丧失。毛泽东总结了红军作战的经验后曾强调:"阵地战对于我们基本上是无用的"。直至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我军才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阵地进攻战和阵地防御战,以此作为运动战的辅助形式。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我军因自己的战略和战役后方需要保卫,在某一地段进攻时,又需要在另一地段以阵地防御实施保障,因而阵地战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显著提高。抗美援朝战争转入战略防御阶段以后,阵地战的规模已由局部战线发展到整个战线,阵地性质也由一般的野战工事发展为坚固的筑城阵地,特别是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在阵地战进程中,我军由以防御为主逐步发展为攻防并重,战争结束前更发展为以进攻为主,进攻也由战术规模发展为战役规模。通过我军历史上这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长时间的阵地战实践,在战略思想、战役指导、战术方法上都有所创新,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全新的阵地防御战的理论原则,以及战史上独特的坑道战的战术思想。

   根据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一切从战争实际出发的原则,我军采取的作战形式要根据我军的战略意图和战场条件变化而变化,并且要受我军所拥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为志愿军确定了阵地战的方针,正是从保卫我国安全、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这一总的战略目标出发,并根据运动战结束后我军实行战略防御的具体军事战略所确定的。我军入朝后以运动战实行的战略反攻,已将敌军从我国边境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完成了保家卫国、援救兄弟邻邦的战略目标,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守住朝鲜北半部,巩固已经取得的战果。同时,通过五次战役的较量,双方在战场上的总体力量已经形成均势。敌人已经认识到要将我军赶到鸭绿江以北是不可能的,因而提出谈判要求;我方也认识到依靠当时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也不可能将敌人赶下海去,所以同意通过谈判解决朝鲜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转入战略防御,这将更有利于积蓄力量,逐步壮大自己和消耗削弱敌人,最终迫使敌人以妥协方式结束朝鲜战争。

   为了完成战略防御任务,可以选择以运动防御或阵地坚守防御。我军转入战略防御初期,由于缺少阵地坚守防御经验,毛泽东和志愿军首长还设想以运动战的方式实行拉锯式的争夺战,最终达到防御目的。可是由于敌人已在三八线附近形成了坚固的防御阵地,以我军当时的条件进行作战攻坚,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最终也不一定能够取得作战的胜利。而我军当时的前线阵地的地形条件大都是高山峻岭,利于实行阵地防御。在固定的阵地上作战,也有利于解决我军的后勤供应问题。通过全面分析形势和广泛听取意见,在1951年9月间,毛泽东和彭德怀决定暂缓发动反击战,在抗击敌人的"秋季攻势"中实行阵地防御战。通过秋季作战的实践,部队依托初级的坑道工事和阵地上的反复争夺,以少于运动战时期的人力物力消耗,达到了大量杀伤敌人,守住基本阵地的目的。秋季作战胜利后,毛泽东和志愿军领导都一致地从思想上确立了以阵地坚守作战来实行战略防御的决心,中央军委于1951年11月正式为志愿军确定了"采取持久的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这一战略决心的确定,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和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灵活运用和创新发展。对此,曾任美国国防部部长助理的戴维逊也说过:"灵活性对于毛来说,就是根据情况正确地改变战术和手段,打了他一生中竭力避免的阵地战。……如果你对毛泽东的一切都记不得,那么你只要记住,他是一切战略家中最重实效、最主张批判地接受经验的一个。"

   进行阵地防御作战的基础,是必须在坚固的阵地可供依托。由于现代大规模杀伤兵器的发展,针对阵地强固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过去,我军在国内战场上实行阵地防御时主要依托野战工事,在敌人火力不强、兵力优势不大的情况下,一般能够以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粉碎敌人的进攻。进入朝鲜战场后,我军在运动战期间实施防御时再依托一般的野战工事,就难于在一地久守,只能进行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机动防御。为了打好防御战,志愿军在抵御敌人强大火力袭击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事,由修筑单兵的防炮洞(又称猫耳洞),逐步发展为构筑马蹄形坑道,进而普遍构筑隧道(后称为坑道)式据点。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志愿军全军共构筑坑道1250公里,还挖掘堑壕、交通壕6240公里,土石方量达6000多万立方米。在正面战线和朝鲜北部的东西海岸线上,都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同野战工事相结合、支撑点式的坚固阵地。在抗击敌人对坑道以多种方式进行破坏的过程中,志愿军指挥员还群策群力,对抗道工事不断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防空、防炮、防毒,同时还突出了"防"与"打"的结合。依托这种坚固的工事,我军在抗击敌人有大量炮兵、航空兵和坦克兵支援的猛烈进攻时,能够有效地解决战地生存问题,并能以较小的代价粉碎敌人的进攻,确保阵地的稳定性。对于抗道防御体系这一群众性的创造,毛泽东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解决阵地防御问题的关键。1952年8月4日,毛泽东总结志愿军作战的经验时说:"能不能守,这个问题去年也解决了。办法是钻洞子。我们挖两层工事,敌人攻上来,我们就进地道。有时敌人占领了上面,但下面还是属于我们的。等敌人进入阵地,我们就反攻,给他极大的杀伤。我们就是用这种土办法捡洋炮。敌人对我们很没有办法。"同时,坑道防御工事还需要具备防雨、防寒、防火等功能和必需的生活设施,以保证部队能较长时间依托坑道执行战斗任务。志愿军在修筑和完善坑道工事时,能够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从而为持久作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进行抗登陆、反空降作战,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也是进行现代化战争所必须解决的新问题。志愿军第二十六军于1951年3月首次进行了反空降作战(抗击敌军伞降和直升机机降的作战),全军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抗登陆作战的实战准备,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和我军领率机关还对于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抗登陆、反空降作战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952年秋季上甘岭战役结束后,鉴于敌人已不可能突破我军正面防线,志愿军就将实行防御的主要注意力放到东西海岸。同年12月,毛泽东又要求志愿军从肯定敌人要登陆的基点上进行准备。12月20日,毛泽东并为志愿军提出了抗登陆作战的部署,强调:"尽一切可能的力量去极大地增强海岸及其纵深的坚固防御工事","在对我侧后威胁最大的海岸线及其纵深,部署充分的兵力和火力,保证粉碎敌人从海上的进攻及其大量空降部队的进攻。"

   志愿军司令部确定的作战方针是,坚决不许敌人登陆,敌人上来就坚决消灭它,绝对不许敌人在我侧后建立一道战线。为此确定的兵力部署是,是一部依托海岸防御工事实行坚守,力求歼敌于海上和滩头;主力则集结于纵深地域,准备反空降和向滩头之敌反击,务必将其歼灭。这种"背水击"和"半渡击"的设想,成为五十年代我军抗登陆作战的主要指导原则。

   在朝鲜战场上,坑道阵地的出现和坑道战术的完善,标志着我军防御战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毛泽东阵地防御战战术思想的成熟。在我军第一线的防御阵地上,我军的防御不仅能够持久,防御的隐定性也空前提高。我军有了坚固的阵地依托,可以节省第一线兵力,加大纵深机动力量。同时,考虑到如此坚固的阵地如被敌人占去,也将对我军尔后的进攻很为不利,因此志愿军在1952年6月召开的党委扩大会上决定:"现在的积极防御,内容上是带坚守性的"。通过上甘岭战役,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更肯定了这一方针,并将这一战法应用于海岸防御,从而使得我军积极防御的思想又有了一个新发展。

转自《解放军报》网络版

返回目录